随着各省发布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,31省份2024年经济“成绩单”已全部出炉。从经济总量看,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四川位列前五;从经济增速看,21个省份跑赢全国5%的增速,西藏、新疆分别以6.3%、6.1%领跑。
数据来源:Choice
粤苏鲁浙挑大梁
2024年,GDP超过5万亿元的经济大省共有11个,分别是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北、福建、上海、湖南和安徽。其中,10个省份的GDP名义增速高于全国水平。
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迈上14万亿台阶的省份,去年实现GDP141633.81亿元,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。江苏以137008亿元位居第二,与广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;山东以98566亿元位列第三,离10万亿只有一步之遥,即将成为北方第一个10万亿大省。浙江首次突破9万亿元,达到90100亿元,位居第四。
粤苏鲁浙作为四个经济头部大省,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46.73万亿元,占全国的34.64%,超过了三分之一,挑起了全国经济的大梁。排名前十经济大省GDP总和820526亿元,占全国比例超过60%。
数据来源:Choice
前十之争
在GDP十强省份中,最备受瞩目的就是上海反超湖南,跃居第九。
上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3926.71亿元,一举反超湖南,跃居第九位。上海的成功晋级,主要得益于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助攻。通过调整虚拟租金和提升第三产业数据,上海的GDP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,成为全国首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城市。
四川省近年来异军突起,2023年凭借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势头,成功攀升至第五名的位置,成为第三梯队中的佼佼者。2024年四川继续巩固领先优势,GDP超过河南1107亿元。
数据来源:Choice
被寄予厚望的安徽,离前十仍有一步之遥,与上海的差距有所拉大。但安徽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,这意味着2024年共有11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。
此外,北京也超过了河北,全国排名升至十二位,距5万亿元仅一步之遥,不出意外,2025年将顺利突破。
西北崛起
2024年共21个省份的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,上海与全国持平。其中,西藏以6.3%的增速位列全国第一;新疆紧随其后,为6.1%,位列第二;江苏、湖北、安徽、内蒙古、甘肃以5.8%的增速并列第三。
在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,有8个省份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或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。其中,6个省份的增长速度达到或超过5.5%。具体来说,江苏和湖北的增长速度为5.8%,山东和四川为5.7%,浙江和福建为5.5%。
经济大省工业比较强、服务业也很发达,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普遍高于全国,这是领跑全国的直接原因。
除了经济大省,一些经济体量较小的省份也在推动全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特别是来自西北的新疆、甘肃和内蒙古,去年分别实现了6.1%、5.8%和5.8%的增长,位列全国增速榜的第二和第三位;宁夏和陕西也增长了5.4%和5.3%,高于全国水平。相对于其他省份,西北省份整体增长较快是受益于丰富的能源和资源产业的优势。
数据来源:Choice
“GDP万亿城市”再扩容
2024年,全国共27座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,河北唐山以10003.9亿元晋级,成为河北省首座“万亿之城”。
上海市位居榜首,去年其GDP达5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5%。北京市位列其后,GDP达4.98万亿元。深圳、重庆、广州位于GDP超3万亿元队列,苏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位于GDP超2万亿元队列。
从具体区域分布看,长三角地区“GDP万亿城市”数量最多,共有上海、苏州、南京等9城。珠三角地区有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东莞等4城。
从省份来看,江苏作为经济总量超10万亿的经济大省,拥有5座万亿城市,包括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。广东的广州则被重庆超越,屈居第五;佛山作为广东经济重镇,被福州、济南、合肥3座城市接连超越。
数据来源:Choice
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,这些GDP万亿城市普遍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产业规模,其产业涵盖高端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,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。同时,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,通过加大研发投入、建设创新平台、优化创新环境等举措,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。
2024年,面对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,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0%。总的来看,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