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峰兀立,山海相映,
槎山不仅有着令人震撼的山海奇观,
还有众多名胜古迹,
除了《封神》中的故事之外
还有很多等你来发现。
你知道吗?
极致浪漫的“山盟海誓”一词,
竟源于荣成!
号称中外第一的“山盟海誓亭”,
就在荣成槎山!
“山盟海誓亭”造型优美,视野开阔,是恋人互诉衷肠、缘定终身之地。坐在亭内,极目远眺,山水风光的壮丽与宁静让人沉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“山盟海誓亭”在众多有情人心中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。它不仅是一个浪漫之地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在这里,可以沉思、凝视大自然,寻找灵感与力量,激发决心和勇气,因此令无数人心生向往,渴望在那里宣誓永恒的爱情。
关于“山盟海誓”,还有这样一个典故:
相传在贞观年间,药王孙思邈的两名徒弟男青年忠道和女青年贤姑他们来到了槎山,分别下榻云光洞和道观,之后在这里为当地的民众看医治病,深得民心。
一天,忠道与贤姑,来到这个亭子中心的大岩石上(当时没有亭子),由增福延寿宫的主持作司仪,为忠道与贤姑举行了婚礼仪式。
忠道和贤姑,以道家习俗向槎山和大海敬洒龙泉水,并跪向山海天地起誓:"要终生为伴,和睦一生;尊道习医,视民至尊;患难与共,风雨同舟。”次年腊月,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宝宝槎真。
忠道和贤姑在槎山大岩石上,向天地许下山盟海誓的消息,很快传遍四方,后人为了纪念两位仙人,就在此建了“山盟海誓亭”。直至现在,很多有情人都会效仿二人,在结婚前夕来到这里许下美好的誓言。
槎山的“槎”字,古代作“筏”字解,船的意思。这里春夏秋三季,时有海雾随风漫上岸来,翻卷升腾,形成雾海。有时,槎山的部分峰顶浮于茫茫雾海之上,宛如叶叶扁舟,“山如海上槎”,故名槎山。
槎山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晚期,后期由于地壳的演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险峰、奇石、幽洞等集山、林、海、岛、滩为一体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区,是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,也是中国滨海自然风景线上一颗璀璨明珠。
来源:荣成文旅